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糧食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強化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指導,國有糧食企業在抓收購促增收、保供應穩市場、強產業促發展等方面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
把“巴掌”緊握成“拳頭”,大力推進“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改革。湖北隨縣地處江漢平原,是湖北10個核心糧食主產縣之一,最多時有86個糧食收儲站點。近年來,隨縣糧食局大力推進企業兼并、整合站點資源,形成“1個縣儲備庫+8個收納庫點”格局,減少了企業數量、提高了企業質量。這是各級糧食部門大力推進“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改革的縮影。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前,我國糧食主產區的每個鄉鎮都設有收糧庫點,點多面廣、數量龐大,但市場經營力不足。近年來,國家糧食局持續大力推進縣級國有糧食企業重組,以優勢骨干糧庫為主體,對分散的庫點資產進行整合,實行統一財務核算、經營管理和制度管控,把單打獨斗的“巴掌”握成五指并攏的“拳頭”,企業資產實力和經營能力明顯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國大部分省份實現了“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湖北、安徽、江蘇、陜西等省把縣級糧食企業整合與土地確權變性、做強做優做大結合起來。湖北近三年省級財政累計安排1.4億元補助資金支持基層企業改革,85%的資產確權和土地變性工作已完成,全省86個縣市全面實現了“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改革重組任務。
從“小舢板”發展到“大艦隊”,著力打造跨區域骨干糧食企業集團。由于歷史原因,國有糧食企業多數是按照行政區劃建立,隸屬于不同層級的政府部門,資產資源流動性不足,管理體制僵化,企業沒有活力。近年來,各級糧食部門推動以資本為紐帶,實現不同層級的國有糧食企業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打造骨干糧食企業集團。湖南省屬糧食企業和長沙市屬糧食企業優化整合組建了湖南糧食集團,經過6年多的發展,集團總資產從32億元增加到138億元,銷售收入從不到10億元增加到100億元,2013年控股上市公司金健米業,集團發展后勁和實力不斷增強。同時,各地還以骨干國有糧食企業為基礎,組建發展了一批跨區域集團公司,承擔糧食跨省流通任務,成為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促進糧食產銷協作和保障區域糧食安全的重要載體。2014年,浙江省政府對浙江省農發集團增資2.5億元用于并購黑龍江省一家糧食企業共同組建了綠農集團。目前綠農集團擁有107.4萬噸倉容。浙江省農發集團代儲浙江省級糧食異地儲備30萬噸,建立了年產10萬噸的大米加工基地,2014年以來累計完成“北糧南調”稻谷(米)等150多萬噸。
從“開門收糧”到提供“五代服務”,國有糧食企業市場意識不斷提升。四川省地處高溫高濕地區,糧食收獲時常常遭遇陰雨天氣,產后損失大,農戶常常為烘干、清理糧食發愁。從2012年開始,四川省糧食局啟動“川糧產后服務工程”,為105個縣173個項目購置烘干設備1000多(臺)套,幫助烘干清理糧食115萬噸,挽回晾曬、蟲霉等糧食損失4.7億元。這是近年來國家糧食局大力推進“糧安工程”建設的成果。今年,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從“吃得飽”向“吃得好”的轉變,促進“優糧優價”和農民增收,國家有關部門啟動實施以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糧食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為主要內容的“優質糧食工程”建設?;鶎訃屑Z食企業積極發揮倉儲和市場渠道優勢,參與組建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為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和種糧農民提供糧食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有利于解決糧食產后儲存難題,同時也增加了經營收益。
從“一進一出”到上下游“兩頭延伸”,糧食產業經濟蓬勃發展。以往基層國有糧食企業主要是“收原糧賣原糧”,經營模式單一,本大利小、市場風險大。近年來,國家糧食局積極鼓勵骨干國有糧食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與各類市場主體構建多種形式的糧食產業聯盟,實現優勢互補,發揮骨干糧食企業龍頭帶動作用,豐富了產品品種,提升了質量檔次,滿足了市場需求,增強了企業經濟效益。山東省濱州市是小麥主產區,通過糧食產業化發展,實現了“吃干榨凈、循環發展”,產品向高端延伸、產業向綠色循環延伸,構建起“產購儲加銷”一體發展、三次產業融合共贏的格局。濱州市中裕食品公司以“企業+合作社+基地+訂單農戶”為模式,建立了6.5萬畝育種基地和150萬畝優質小麥種植基地,保障了生產原料來源。企業生產的小麥蛋白粉售價最高達1.6萬元/噸,高出同類產品3000至5000元。據統計2016年全國糧食加工業總產值27853億元,同比增加13.3%,利潤總額1321億元,同比增加68.7%,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從“一股獨大”到“多元治理”,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近年來,各級糧食部門在堅持積極穩妥、加強監管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同時,鼓勵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型糧食生產經營主體等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糧食經濟,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了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放大了國有資本功能。江蘇寶糧集團2012年通過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形成了國有資本占65%、社會資本占25%、企業管理層占10%的股權結構,激發了內生活力,企業經營管理加強、經濟效益提升。近年來,集團投資新建20多萬噸現代化糧倉,通過土地流轉及與種糧大戶簽訂產銷合作協議等,建立了15萬畝的原糧基地,糧食收儲能力大幅度提高,2016年集團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3億元,利潤1700萬元。
下一步,國家糧食局等有關部門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深入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繼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加強經營管理指導,不斷增強市場化經營能力,有效發揮國有糧食企業穩市場、保供應、促發展、保安全的重要載體作用。